第 358 章(缘起西安)(4/5)

这么一来,按照之前中美约定的流程,九龙杯即将完璧归赵,回到初家。

现在已经眼看着六月份了,距离哈迈打捞泰兴号的时间只有三个月。

她知道他心里有很多伤痕,不过没关系,时间是最好的良药。

胡慧云一听,自然惊喜不已:“那敢情好!琉璃厂铺子倒是多,我也不知道哪个靠谱哪个不靠谱,有你给介绍,倒是省心了。”

只不过在极度窘迫中,她的出手相助激发了他善的一面,他以真心待她,她才错看了他。

*******

她鼻子发酸。

胡慧云听着,笑了:“挽挽,你这是说到我心里去了,我就是这么打算的,回头还得请你帮衬着看看,找个买家。”

初挽最近除了闷在家里写书,偶尔也出去转转,她拜访了岳教授,还去看了看以前的好朋友胡慧云。

聂南圭听着,点头道:“是,如今我五叔就在博物馆。”

不过很快,她便摒弃了这个念头。

严院长倒是很有信心:“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南沙群岛打捞考古经验,我们的水下考古队员已经有八个拿到了水下潜水证书,整体实力雄厚,我之前也和广东省考古相关部门联系过,应该没问题。”

这辈子,至少,中国人可以和哈迈同台竞技了。

虽说初挽是个念旧的,但那见识那身家到底和以前不一样了,说白了现在初挽来她家,等回头初挽走了,估计不少邻居都好奇打探呢,毕竟初挽已经是名人了。

初挽倒是没什么意外,陆守俨之前就提过。初挽和聂南圭联系了下,聂家方面,聂老爷子不想去,他说他这辈子和当官的不对付,而聂玉书虽然终究回到国内,但却并不想接触外面这些是是非非。

陈同志笑了:“正好作伴,这活儿清净,既能让他发挥专长,又能为国发光发热。”

初鹤兮好奇:“天棚?”

所以胡慧云比谁都清楚,她和初挽的友情基于以前的共患难,这种友情很珍贵也很脆弱。

“所以我现在想着,把当初那副画卖了,看看买一套房子,挽挽你觉得呢?”

水下考古勘探发掘活动自然不是想挖就挖,是需要拿到勘探和发掘活动许可的,而拿到许可需要撰写详尽的项目说明书,之后向所在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申请,请他们出具评估意见等。

接见他们的陈同志和蔼可亲,谈笑风生间,先热情的打了招呼,对他们进行了表扬,之后一起谈笑风生,问起过去种种,显然,这位陈同志对他们昔日作为都是一清二楚的。

她如果向初挽开口求个什么,初挽自然会答应,但这就是在消耗能昔年的情分,消耗几次也就没了。

胡慧云男人在报社工作,是个记者,胡慧云自己在杂志社当编辑,两个人工作都是和文字打交道,倒是很有共同语言。

一起总会过去的,也许有一天,他还会遇到一个心爱的人,结婚生子,过上烟火气十足的平凡日子,谁知道呢。

这天,三个人被专车接过去,在穿过开阔的院落,经过层层警卫后,他们被带到了宽敞的会客厅中。

陈同志听着,特意道:“可以让他去故宫博物馆,他是解放前的文物专家,去了那边正好帮着把关,帮着修复修复文物,这活儿清净,也能让他发挥专长。”

这么说的时候,胡慧云多少有些不自然。

他是关老七的养子,是盗匪后代,又以私奔的母亲为耻,自小遭受嘲笑,在贫困和**中长大,有些扭曲的三观认知。

西安他们相遇时,其实关敞就已经是现在的关敞了。

这时候她也难免想起年少时种种,想着如果那一夜之后,他们没有就此各奔东西,是不是一切就可能不一样,关敞有没有可能走到另一条正路上来?

“我爸妈住的那房子年代太久了,也没暖气,冬天晒蜂窝煤太难熬了,我琢磨着让她享享福,也住上楼房,可我们单位分房指标紧张,估计我是轮不着了!”

这次聂家和初家都算是有功之臣,初鹤兮更是在这场案件破获中立了大功,上面也问起来初荟和聂玉书的情况,追问了当年的那桩**案。

陈同志笑呵呵地安慰了几句,一时又和聂南圭说起来,自然提到聂玉书,问起聂玉书情况,聂南圭也说了,他三伯年纪大了,况且多年远离人群独居,现在刚回来也不适应,只想找一处清闲地方养老。

胡慧云女儿四岁了,白净可爱,看得出,她生活得很幸福。

眼前这位陈同志的话其实说到她心里去了,毕竟这些年她姑奶奶和h牵扯不清,如果真细究,未必就没什么瑕疵错处。

胡慧云自己却是满腹烦恼,她操心着换房子。

如今陈同志的话算是为姑奶奶正名了,以苏武牧羊做比,苏武虽娶了匈奴**子,虽为匈奴人放羊于北海,但滞留匈奴十九载气节不改,心向故国,历经磨难志弥坚。

初挽连连点头:“好!”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